北京减少2.6万、上海减少7.19万、天津持平、重庆减少0.96万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部陷入增长停滞。
另一边厢,深圳、广州却分别新增19.94万、15.2万,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人口迁徙大戏。
自2017年启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以来,北京已累计外迁2000多家企业、12所高校,连批发商业市场都搬到了河北白沟。
这种“壮士断腕”的背后,是对城市承载力的清醒认知——北京城镇化率已达88.2%,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9个住在城里,再扩张下去,交通拥堵、资源紧张只会愈演愈烈。
上海的算盘更精明:把人口天花板焊死在2500万,却悄悄把“过滤网”越收越紧。
那些年薪百万的金融白领、海归创业者被奉为上宾,而流水线上的工人、菜市场的摊贩,却发现居住证积分越来越难攒。
这种“精英主义”的人口策略,让上海的人均GDP突破2.8万美元,却也让城市慢慢的变“高冷”。
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、钢铁等传统产业占比超过60%,而高新技术产业仅占20%。
走在天津滨海新区的街头,随处可见“招工难”的广告牌,可年轻人宁愿去南方送外卖,也不愿进工厂拧螺丝。
尽管“海河英才”计划引进了49.8万人,但产业体系不升级,人才来了也留不住。
3000多万非流动人口里,近三成是农村户口,年轻人一边挤破头进城,一边被成都“虹吸”——光是2020年就有32万重庆人跑去隔壁当“蓉漂”。
不过,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改写命运:2024年汽车产量254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95.3万辆,同比增长90.5%,带动GDP增速5.7%,居直辖市之首。
当长安汽车的生产线昼夜轰鸣,当赛力斯问界M9成为高端市场的“黑马”,重庆终于在人口争夺战中扳回一局。
大疆无人机的工程师、腾讯大厦的程序员、比亚迪工厂的技术工人,构成了深圳的人口金字塔。
更关键的是,深圳的产业体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:AI企业2600余家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万亿,这些高薪岗位就像磁石,把全国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吸过来。
这场人口迁徙的背后,是中国城市化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升级”的深刻转型。
北京、上海用政策划出“天花板”,天津、重庆在产业升级中寻找突破口,而深圳则用年轻和创新书写着逆袭故事。
未来的城市竞争,不再是比谁的地盘大、人口多,而是比谁能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、更宜居的生活环境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。当四大直辖市在人口困局中寻找破局之道,我们正真看到的不仅是数字的起伏,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。
或许,真正的人口红利,从来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,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中寻找自我的位置,让每束微光都能汇聚成照亮未来的火炬。
作者:言叔,资深财经评论员,坚信 “认知才是最大的不动产”。关注我,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罗家英自曝曾花光积蓄抗癌,妻子汪明荃从未提供帮助:如果她愿意帮我,我也很乐意
汪小菲宠女真相:命理师爆玥儿帝王命格!玥儿素颜完胜许曦文!
中酒协秘书长何勇:一款号称用了“世界上最好的原料”的啤酒新品,一定卖不好
突然发现,凡是不靠吃药走出抑郁、焦虑的人,都有一个共性:不再和自己较劲,终于学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
被王楚钦连追两局后,张本智和紧急叫了医疗暂停!许昕:他暂停次数用完了,不知道是线